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些過去張牙舞爪的人,恨不得跪下來添你的鞋子,所有人的眼神都會變得不同,那種眼神裏充斥着敬畏和躲避,走到了哪裏都有人見禮,卑躬屈膝。
羅拱辰是典型的君子、治人者也,是肉食者,倭患四起之時,多少縉紳卷着錢款跑出去避難?老百姓窮的叮噹響跑不掉,縉紳們可是兜裏揣着銀子,哪裏都能去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div>
東南鬧起了倭患,縉紳就跑去湖廣,銀子一撒,地畝、佃戶、傭奴、產業便都有了。
羅拱辰沒跑,不僅沒跑還多次組織軍民抗擊倭寇,松江府有難,聞訊的羅拱辰立刻啓程馳援,松江府爲感謝羅拱辰的星夜馳援,建丹鳳樓,立牌額‘鳳樓遠眺’,紀念羅拱辰的功績。
張居正對在倭患之中,抗擊倭寇的軍士、文臣是有好感的,在他看來,譚綸、戚繼光、羅拱辰都可以看作是同行之人。
張居正拿起了鉛筆,寫下了兩句話,第一句是小皇帝批註的那句,同志、同行、方同樂。
第二句則是上知不移。
楊博給的條件太豐厚了,而執意推行政令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當天下羣臣對他清算的時候,他的下場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