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爵的青花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別看範猛長相上中西結合,但從小就被父親逼着學中文。所以這些銀塊上的那些戳記他還是認識的,因此很快就唸出了銀塊上的漢字。
“光寶通緒天保地保”認出那些凌亂的漢字之後,範猛也皺起了眉頭。因爲這些文字不但內容上完全講不通,而且字的間架結構也非常爛,就好像小孩兒塗鴉一樣。
“因爲這些根本就不是華夏境內鑄造的銀元,而是東南亞各國的仿製品。”梁恩直接揭開了謎底。原來當年華夏的西南邊陲雖然地處偏遠,但是有着繁榮的國際貿易。
而在當地的商人們和泰、緬、老撾等鄰邦的邊境貿易中,銀元的流通率並不算高,仍需使用大量白銀作爲貿易中的硬通貨。
因此包括牌坊錠在內的那些已經退出流通的華夏各省銀錠就這樣搖身一變變成了國際貿易貨幣,甚至最後被當成了當地的一種合法貨幣來看待。
這麼一來,那些東南亞國家除了通過貿易獲取大量的銀錠以外,還會按照華夏傳統銀錠的樣式字形鑄造一批銀錠用於滿足國際貿易以及本地流通。
不過因爲各國之間語言、文化及技術條件的差異導致所鑄造的銀錠,無論在工藝或文字水平都無法與中土相比。鑄造水平粗糙、成色混亂、銘文上更是錯漏百出。
比如說梁恩他們現在找到了這些銀錠上“光寶通緒”的銘文乃是“光緒通寶”的一種誤寫,應是參考銅錢銘文,卻不懂環讀順序所致。
至於後邊的天保地保則是來自華夏傳統民間用於祈福擋災的花錢,印在這裏估計是爲了讓這些銀錠獲得神靈的保佑與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