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爵的青花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些東西他的房間裏都有,所以很快梁恩就把這些東西拿了出來然後開始施法,當光芒消失之後,他發現原來參差不齊的竹簡被重新補齊,而且還多出了二十多片,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間一段用硃砂寫的標題。
“讓我看看這個東西上邊寫的是什麼——”看着竹簡上密密麻麻的鳥蟲文,梁恩使用了【密文破解(R)】開始從頭破譯了起來。
這種破譯工作的難度非常大,因爲他並不認識楚國的文字,好在今天的漢語中傳承者古代流傳下來的規律讓他在這方面的破譯上還是有一些優勢的。
這些45cm左右的竹簡上一根上邊寫着三十多個字,現在一共有九百多根27000——28000字的樣子,而梁恩每消耗一點傳說點數能翻譯出3~4根竹簡。
“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千畝,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至於厲王,厲王大虐於周,卿、李、諸正、萬民弗刃於厥心——”
按照現代漢語一個字一個字將對應的那些字翻譯出來之後,梁恩趕快就發現竹簡上寫的是一部史書。
從一頭一尾的竹簡上翻譯出的內容來看,他大致上可以確定這些竹簡應該是戰國時楚國人記錄的歷史。
竹簡中記錄的這段歷史從西周初年武王伐紂開始,到公元前278年楚頃襄王十九年楚國國都郢被攻破爲止,是一部編年體的史書。
華夏現存的編年體史書中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就是《春秋》。甚至人們以這本書來命名歷史中的一個時代。
可能由於在竹簡上寫字並不是件特別簡單的事情,所以上古時代華夏人在記住各種文字的時候往往非常簡潔,甚至可能幾個字就能記錄一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