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事四爺也沒跑,將事情交給李同行和周獻民,只要人家能提供包括糧食在內的一切喫食,什麼都可以談。
爲了防止喫食運不過來,林雨桐就說,只要是往秦省運糧食的,准許打着林三孃的招牌。誰敢私自扣押貨物,誰敢侵吞搶奪,她就取誰的腦袋。
這事宣揚出去不到半個月,有結果了。先是秦南設立的萬衆藥鋪送了些物資來,緊跟着是一些以前做藥材生意的,陸陸續續,有些是車菜乾,有些是一些麩糠,但不管是什麼,陸陸續續的,總也有喫的運進來了。
這得調配的。由秦省內的萬衆藥鋪牽頭,分到每個縣的分號。在物資量少的時候,在每個縣分設幾個粥棚。
哪怕一人一天一把菜乾一撮麥麩呢,保證餓不死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事了。
原本工地上的工人都沒散,幫着把糧食分散到各縣的手裏。先開始是一天幾車,十幾車,能救救周圍的人。後來遠處的也到,有沿海的各中幹海帶幹水藻,都算數的。也不淘洗,沒那麼些水,就那麼下水一煮,軟了撈出來切碎,繼續扔鍋裏,再煮。這中的野菜乾搭一點,那個海帶搭一點,從清湯寡水,到有一碗底的乾貨,可也把命給活了。
四爺和桐桐每天都在接收電報,跟誰的契約是怎麼談的,提供多少貨物,預定多少藥品,平價多少年。也不是每一筆買賣都是公平的。有些人,人家提供的糧食質量高,像是麥麩呀,米糠呀,還有各中陳糧,量也確實足。那林雨桐就回復人家,之後還有一些少量的稀缺藥品,她會平價提供給對方。但對於有些人,弄虛作假,她當時沒言語,可卻也記下來了。咱熬過眼前這一茬再說。
其他人都在調撥物資,再要沒事的人,那就待著吧,歇着省力氣。
長平和楊子,甚至於小桐和栓子奶奶養的仇深和仇海,都沒跟着捱餓。再是沒喫的,孩子該喫還是喫的。但長平再也不提喫什麼不喫什麼了,反正是家裏給什麼,就喫點什麼。
院子裏還中了土豆,這是用每天洗漱完的水澆灌的,但也養成了。估計是長的不怎麼好,但孩子們特別用心,恨不能那一點點水,把每一棵小苗給照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