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賈魯這人,原心中就有病……在大元朝的統治下,人分三六九等,雖然後世有人否認,說元代並沒有文獻明文規定四等人,甚至在用人上,也不是按照所謂四等人劃分的。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元代卻是存在着等級歧視,而且是非常嚴重的。
蒙古人毆打漢人,漢人不許還手,打死了也只要賠點錢了事,身價約等於一頭驢。反過來,如果漢人反抗蒙古人,則是要被處以極刑。
其實原也不用爭論律法條文如何,光是從元朝漢人百姓的名稱就看得出來,朱五四,張九六,陳九四……試問哪一朝百姓,如此起名字?
在蒙古人征服天下的過程中,先征服的地區,地位就高一些,越是後征服的,就越卑賤,南宋境內的百姓毫無疑問是最慘的,普通人家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通常都是把父母的年紀相加,二十三加二十二,孩子就叫四五,還有一種變形,五九四十五,孩子也可以叫五九。
朱重八的情況特殊一些,他不是父母相加八十八,就叫重八。而是他的大哥叫朱重四,然後就用了重字輩,叫了朱重八。
反正不管怎麼說,這也不是什麼寓意深遠的好名字。
僅僅從這一個名字,就看得出來,元朝南方百姓的悽慘。
當然了,這是普通百姓,上層的士大夫還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在元朝統一天下之後,有過那麼一段時間,漢人和元朝皇帝配合還算默契。
就比如張養浩,他就因爲文采斐然,名聲遠播,得到了提攜,入朝爲官。
隨後到了元仁宗一朝,算是整個大元朝少有的亮點,在張養浩等人的推動下,重開科舉,給了漢人士大夫一條爲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