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多謝指點,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張希孟發自肺腑道。
李善長所講的道理也算淺顯:假設一家的祖父,是第一代得到永業田的,一共二十畝,他有三個兒子。
祖父死後,把這二十畝給了長子。
另外還缺四十畝。
這時候朝廷還有多餘的土地,就把這四十畝補上了,給了二兒子和三兒子。
可是到了第三代人,三兄弟也都是三個兒子,這就是九個孩子了。
祖父的永業田,只傳給長房長孫,那就有八個孩子需要一百六十畝永業田。
除了上一輩的四十畝之外,還要從朝廷討要一百二十畝。
可是到了這時候,朝廷拿不出一百二十畝永業田,沒有多餘土地了,這個均田制也就崩潰了。
當然了,還有一種情況,另外一家,他們運氣太差,生不出這麼多男丁,結果第三輩只有一個男丁,這時候朝廷理論上就能從這家收回一些永業田,撥給人丁多的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