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肯定不會啊!”張希孟笑道:“正好軍前也有許多珠寶玉石,瑪瑙金銀,他們往來之間,也有數倍利潤!”
老朱一聽,更加生氣,“那麼大的好處,怎麼就不用動員百姓,把利潤歸到朝廷,爲什麼讓商賈佔便宜?”
張希孟大笑道:“主公,都這麼多年了,您怎麼還鑽牛角尖兒啊,朝廷根本不是以賺錢爲目的的!您要是覺得朝廷可以摻和進去,那其他地方朝廷是不是也要摻和?賺錢了倒好,要是賠錢了,那可是耗費百姓的民脂民膏啊!”
老朱被說得無言以對,事實上這個道理,他早就清楚,只不過是惱怒不服氣罷了。
這裏面的情況也不復雜,但是卻涉及到了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朝廷的定位……怎麼評價一個朝廷的好壞?
百姓安居樂業,法度森嚴,井然有序,民風淳樸,教化大興……總而言之,很難把賺了多少錢,列爲最主要的指標。
要是肆無忌憚鼓勵收錢,那豈不是讓官吏放手盤剝百姓?
朝廷是要收錢,但是這個錢,是爲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不是拿來算利潤的。
這也就是朝廷和商賈最大的不同。
因此朝廷要動員百姓,必定下達命令,凡是符合標準的老百姓,都要去服役。要想不去,就不免收買官吏,靠着花錢,擺脫,轉嫁徭役。然後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公平,弄得怨聲載道,一些老百姓承受不住,就會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