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湖岸邊的三進小院,楠竹茂盛,桂樹飄香。
這就是張希孟給自己選的養老的地方。
他怕溼氣重傷身體,又在地下建了兩條地龍,到了秋冬之時,早早點起來,驅散寒氣。至於房中的座椅之上,也都有狼皮墊子,火爐、火盆、湯婆子更是張家中秋之後的必備之物。
似乎是當初冬月時候,幾乎凍死在外面,越上了年紀,張希孟就越在乎養生,這也是他不願意跟老朱做鄰居的原因。
平日裏,張希孟還是有很多事情忙活的,比如早上的時候,喫個八分飽,然後扛着釣竿,去西湖邊,坐到中午,不管有沒有收穫,就返回家中用飯,然後稍微午睡。
等他爬起來,就開始寫作。
張希孟會翻閱很多書籍,頭腦風暴,形成一套理論,然後再奮筆疾書,偶爾停下來深思熟慮,有時候爲了一個關節,他會思考很長時間,三五天,甚至十天半個月。
可一旦理順了思路,他又會筆走龍蛇,一天上萬字都很正常。
張希孟此時撰寫的書籍,名字就叫《華夏民族發展史》,大約可以理解成爲大一統國家的形成。
張希孟試圖從歷史當中,尋找經驗,去解決當下大明朝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