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蓼風軒曲藝社在京城以兩個劇場作爲大本營,夏清園和冬凝園,分別位於城東和城西。
卯字輩的幾位老先生在曲藝界都是頗負盛名的人物了,基本上只出席大型演出和電視節目,自然不會再在小園子裏說相聲。
因此小園子基本上是年輕人的天下,每天晚上都有演出,票價也不貴,沒成角兒的小演員們,一方面靠這個維持生計,另一方面在小園子裏慢慢磨鍊,等待着破繭成蝶的機會。
早些年,周辰瑜十七八歲的時候,也是每天晚上在園子裏說相聲,那時候夏清園沒什麼成名的角兒,生意很是慘淡,遠遠比不上隔壁冬凝園。
不過他硬是靠着一張俊俏的臉,從小園子裏殺出了一條血路,吸引了一撮媽媽粉和姐姐粉,每週固定來看他說相聲。
“再後來,老賀剛有了點兒人氣,爲了給他朋友幫忙,跑去拍了部電影,誰成想一拍就拍了半年,”周辰瑜邊開着車,邊向副駕駛座上的晏朝解釋道,“我們相聲界,逗哏常年出去接活兒,捧哏就沒飯喫了,這就叫寡婦失業。他當時的搭檔自然就不樂意了,一來二去的,兩人鬧掰了,他搭檔就跑去了冬園兒。他們兩個角兒這麼一鬧,我們夏園兒的生意更慘淡了。”
終於從周辰瑜的嘴裏聽到了這一段關於蓼風軒舊事的江湖傳說,雖然版本和網上傳的八卦差不了多少,但晏朝還是有些感慨。
他想了想,問:“你們相聲界不是很忌諱裂穴麼?你師父沒罰他?”
“甭提了,”周辰瑜嘆了口氣,“我師父脾氣多好一人兒,當時都被他氣得要命。可是擋不住人家冬園兒待見他啊,轉眼兒就投奔我師伯他們去了。”
也是因爲這一茬兒,冬凝園和夏清園從此關係就有些微妙,再加上兩個園子平時的營業時間都一模一樣,難免有點兒暗中較勁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