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蓼風軒曲藝社的封箱演出,從上個世紀一直持續到現在,風風雨雨幾十年,已經成了雷打不動的傳統。
從當年一百來個座兒的小戲院子,到如今成千上萬人的體育館,這其中少不了每一代人的努力,世世代代,始終不曾辜負這份血脈相承的責任。
自從冬凝園和夏清園各自紅火了以後,兩撥人馬就很少再有同臺演出的機會了。因此這一次,大概也是一年到了頭,整個曲藝社難得的齊聚一堂。
幾代角兒同臺的機會可並不常有,因而每逢這種時候,觀衆的排場也格外地大。
前幾排vvip的座位全都是預留好的,曲藝界名家、娛樂圈明星、文化部門領導、還有各路贊助商和金主,來看演出的大咖不少。
晏朝和王暉坐在第一排,一會兒的功夫就碰上了不少熟人,少不得一陣寒暄客套。衆人都驚訝於日理萬機的寰宇傳媒董事長竟然也有心思來聽曲藝,想來也是因爲寰宇衛視和蓼風軒合作的《第二角色》,意外地獲得了巨大成功的緣故。
大家嘴上不說,但心裏都清楚,今年的蓼風軒比往日的排面兒又大了不少,基本上都是周辰瑜的功勞。
曾經因爲受到網絡傳言的洗腦,對這位傳說中的“花瓶捧哏”印象不怎麼好的人,這一次也不由得想要留神觀察,周辰瑜的業務水平到底怎麼樣。
畢竟是曲藝社的演出,除了最受歡迎的相聲以外,其他曲藝都會有展示的機會,按照蓼風軒的一貫傳統,開場不出意料地是各色戲曲的串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