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教給他們這些知識的,一定是大金朝的自家人。
比如前年在烏沙堡投降蒙古的石抹明安、郭寶玉等人,去年在威寧投靠蒙古的劉伯林、夾谷常哥、石抹高奴等人。
十有八九,這會兒又有人投降了。否則蒙古軍又不是兩脅生翅。無論如何,不該這麼輕易越過燕山。
只不知,投降的是誰?或許是駐守飛狐口的萬戶趙珪,或許是駐守逐鹿隘的副統軍王檝。這些人固然都是大金國中地位甚高的武人,但衆所周知,地位愈高的武人,愈是膽怯怕死。
真要是面對着蒙古大軍,他們做出什麼選擇,汪世顯都不驚訝。
甚至苗道潤、張柔等人也有嫌疑。畢竟那位成吉思汗着實胸懷似海,只要你儘量去習慣蒙古人的那套習俗,投靠蒙古人獲得的,一定比大金國能給的多些。
汪世顯忍不住重重嘆氣。
此時,他帶着幾名親信部下,正站在營地外沿的高坡,在高坡下方,軍人的呼喊聲、號子聲、馬匹的嘶鳴聲混雜在一起,形成了嘈雜的聲浪撲面而來。
甚至其中還有女子的尖叫哭罵之聲,那倒不是被擄到營裏的婦女,而是周邊屯墾百姓的家中妻小。那些婦孺,很多都託庇於饋軍河營地,在營裏做些縫補活兒或者下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