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昌年間,鄭王完顏永蹈和鎬王完顏永中先後牽扯進了謀反案子,而後宗王自盡,親族和部下誅死,親附於二王的諸多官員被貶官罷職。
再後來,世宗皇帝諸子一個個都被趕出京師,比如越王永功除判平陽府事,豫王永成判真定府事,夔王永升出任定武軍節度使,而剛剛死掉的皇帝,當時的衛王永濟被除爲安武軍節度使。
與之配套的,還有諸多限制、防範措施,比如嚴禁宗王外出遊獵超過五日,嚴禁諸王離開轄境,若宗王擔任節度使的,明確由佐貳官總押軍事,宗王本人不得插手。
這些事,都是章宗皇帝親自推動的,而加以執行和落實的的,便是胥持國一黨。
某種程度上,胥持國所代表的漢兒實務官吏派系,是踩着內族宗王派系的屍骨,一步步登上朝堂的。兩者之間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
只不過,宗王們的力量遭到章宗皇帝打擊之後,始終沒有恢復。而胥持國在後繼政治鬥爭中失敗,其勢力也只剩下了小部分聚集在胥鼎周圍。兩家都虛弱沒力了,這才姑且消停。
所以胥鼎雖然對完顏永濟不滿,卻從沒想過要引入中都城裏內族宗王的力量。在他眼裏,也只有升王是下一任皇帝的適合人選。
升王素來低調,在永定、彰德軍節度使的任上過了十幾年,於中都城裏絕少黨羽。他當皇帝,重臣才能不受掣肘,放手行事。如果讓越王、夔王和霍王那幾個參與進來,乃至在他們中間挑出個皇帝來……天曉得朝堂會如何?
你徒單老大人自己是女真貴胄,當年在朝堂上替宗王們說過話,結過一份善緣的,自然覺得可以斡旋其間。
但我胥鼎和那些宗王們,可是老對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