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海陵南遷以後,金國朝廷的統制重心漸漸向南傾斜,向其經濟重心靠攏。只是基於政治上的慣性,依然視東北爲根本之地,不允許此地出現任何動盪。
自古以來,治理邊疆無非軟硬兩手。
要麼就在經濟上加以提攜,先求人人得保暖,家家有餘糧,進而推動文化上的認同和融合,使百姓自然而然地傾向朝廷,認同朝廷;要麼就在軍事上加以鎮壓,憑藉絕對的武力優勢,對任何動亂的苗頭一出即打,寧肯殺得血流成河,也要防微杜漸。
問題是,大金朝廷這兩手,都沒有做好。
在經濟上,女真猛安謀克大舉南遷之後,東北內地的農牧業陷入了長期的衰退,而諸多女真貴胄離開東北,又使得一度畸形發展的手工業迅速瓦解。這一來,剩下的諸多民族或部落無非漁獵爲生。在這些部族看來,大金建立之前的幾百年,我就在漁獵,大金建立之後我還在漁獵,既如此,捧你做甚?
而在軍事上,就更別提了。女真人內遷,導致了其在人口數量上難以壓倒諸多異族,爲此,地方官員不得不格外提高警惕,對各部族加以防範。然而這種警惕和防範,本身就是引發衝突的焦點。
尤其是東北地方的契丹人,與朝廷的關係特別微妙。
契丹人是遼國滅亡之後,被金國強令遷入東北的外來者。爲了在此立足,他們必須依附朝廷,與女真人合作、受女真人的驅使。所以東北招討司和界壕長城沿線的所謂颭軍、乣軍,都充斥着契丹人,甚至有許多契丹人做到千戶以上的骨幹軍官。
但有金遼滅國之仇在,女真人對契丹人的不信任,又是根深蒂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