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澄州這裏,去年起就沒了軍政官員鎮守,不過,地方上有一個渤海人猛安實力尚存,猛安勃極烈姓高,與溫迪罕青狗的交情不錯。當然,能駐留在距離廣寧府咫尺之遙,他當然和契丹人也有交情。
當年大遼滅亡的時候,東京漢人與渤海人有怨,彼此大殺特殺。不過殺到後來,漢人和渤海人全都成了女真人的順民,當年的舊事漸漸就不再有人提起。
澄州這邊因兵亂資竭,物資更加急缺,至以銀一錠換米四五石。李雲等人在澄州盤桓數日,許諾了下個月的幾車糧米,便頗得好酒好肉的招待,又與渤海人談了幾筆生意,招募了幾個渤海人護衛。
再繼續行程,則所見的人丁漸少而村落廢墟愈來愈多,而道路愈來愈不像是道路,路面坍塌之後,時不時橫生過膝的深草。
按照與紇石烈桓端商定的前提,定海軍不會和契丹人做生意,所以商隊也得避免被契丹人的哨騎發現,一行人每個白天額外休息三個時辰,抓緊晨昏趕路。
視線所及之處,要麼是草地、沼澤,要麼是橫生灌木,或者連綿的密林,而橫貫其間的,則是山地、河牀、溝谷交織的複雜地形。有時候走上兩三個時辰的路,也看不到幾個居民。
偶爾,倒是能見到幾處從遼時遺留至今的城池遺蹟。土城週迴數十里,民居百家,及官舍三數椽,不及山東地方一個小鎮。而在土城以外,幾乎看不到農作的痕跡,有些地方,依稀能分辨土壟、灰堆,還能翻找出石臼和石磨,但覆蓋在這些上頭的,只有燒成焦黑的木料,或者被野獸啃咬到散碎的森森白骨。
隨商隊共同前進的,有幾個負責繪製地圖、記錄周邊環境的書吏,到這裏也只能嘆一口氣,在圖上劃一個代表廢棄的標記。
接下去的路途,正常來說,先兩程到鹹平府,再十一程到上京會寧府,算上中途休息,一個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