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堂堂的大金國,本有橫掃域中的兵法韜略,可自家全都忘了,竟要拿着漢兒的兵書湊合,本來就很可笑。而真正廝殺進退的精要,又豈止孫吳兵書所能涵蓋?
郭寧在山東開設了軍校,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
只有通過軍校的模式,才能將許多人零散的經驗總結起來,將經驗總結成原則,將原則完善成條例,將條例放在那麼多久經沙場的將士面前,讓他們評判、熟記、運用。
那些條例,很是繁瑣,也無文采,講的都是些事關將士性命的小事。
比如對着拋射的箭失,該怎麼躲避最有效?向敵衝殺的時候,長兵器如何刺擊最容易搶先殺傷?兩軍交匯的時候,如何估算敵方的戰術,以提前選用適當的武備?策騎衝殺的時候,擅長什麼的人,適合處在第幾個梯隊?
郭寧直到去年還是個邊疆小卒,他覺得自己真沒有什麼大才。他的同伴們,也大都是出身低微的下級軍官,所以大家聚在一起盤算出的,無非是這些零零碎碎的玩意兒。
他從各部調集勇士,一撥撥地放在軍校裏傳授,說得多半也都是這些拿不上臺面的零碎東西。
但這些零碎東西,本身都被有經驗的將士當作祕而不宣的訣竅,當作傳家保命的東西看待。一旦它們得到了推廣,被數以百計、千計將士掌握在手,形成了統一的規範,軍隊便由此具備了驟然提升的戰鬥力。
所以韓煊能以鐵騎一部與三個蒙古千人隊鏖戰,所以郭寧領着輕騎奔走,彷彿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