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時青清了清嗓子,又道:“這幾日我特意打聽了,他控制山東東路之後,全然不用官吏治理,而將原有的朝廷體制完全架空,在外另起爐竈。”
劉二祖的部下羣集於泰山周邊,北、東、南三面都是郭寧的地盤,但因深丘大壑阻隔,他們對外界情形的掌握,反而不如地盤在滕州的時青。
當下有人問道:“怎麼個另起爐竈法?”
“你們聽說了麼,郭寧把上百萬的百姓都充作了蔭戶,而後設保伍之法,由定海軍的武人層層管轄。故而,這上百萬人,如今已經全都不屬朝廷了。”
有人喫驚:“好大的手筆!”
也有人問道:“怎麼個管轄法?”
“具體的做法,我還不是很清楚,不過粗略打探得知,那郭寧以軍戶爲骨幹,自上而下的層層軍官,分別充任保長、鄰長,治民一如治軍。軍戶有照應蔭戶的任務,同時有權獲得蔭戶產出的一成,作爲本人籌備武器、軍服之資。除此以外,百姓每逢春秋收穫,要向山東軍府繳兩成糧;若有其它的軍需和賦役,這兩成糧也可以抵扣免除。”
“一成?兩成?合起來三成,可就嚇人!大金的制度,夏秋兩稅合在一起,每畝不過五升三合啊?”
“定海軍的蔭戶,每戶得授田百畝,考慮水、旱、腴、瘠之分,再額外調整增減。郭寧在登來三州就是如此安排,那三州百姓,無不歡悅。如今山東東路的百姓也是一般。有百畝田地爲家業,徵收三成的糧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何況除了三成正稅以外,軍府並不設物力錢,徵榷稅之類,也無腳費,折納。更沒有鄉豪,胥吏在其間欺上瞞下,朋比侵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