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漸顯暗澹的蒼穹之下,戰馬飛馳,戰士怒吼,規模龐大的騎兵驅策着各色的戰馬,在原野上飛騰。這樣的景象何等壯麗,彷彿一個接天踏地的巨人向着地面肆意揮灑斑駁的色彩。大塊或者小塊的色彩一落地就成了活着的,他們分分合合,不斷遊動着向前,想要吞噬些什麼。
這樣的場景,在草原上延續了無數年,每一次出現在草原以外,都代表着不可遏制的力量和可怕的殺傷。蒙古軍在其中尤甚,而蒙古大汗的怯薛軍,又是蒙古軍中武力的頂峯。
在北疆的時候,郭寧曾經和怯薛軍有過短暫地交手。之所以短暫,是因爲每一次怯薛軍投入戰場,都會很快帶來己方的潰敗;待到郭寧混雜在潰兵中逃跑,這些怯薛軍倒不那麼熱衷追擊。
郭寧在山東落腳以後,曾經和蒙古人戰鬥過好幾次。每一次,他的力量都比以前更強,每一次都能壓倒對面的蒙古軍。但他依然清晰地記得,如果尋常的蒙古戰士是勐獸,怯薛軍的將士就是獵人。他們冷靜、聰明、嗜血、殘暴,而精通草原上廝殺屠戮的一切技巧。
當怯薛軍的騎士聚集成團投入戰場的時候,起初無論敵人衆寡,動輒長驅直入。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能根據局勢的發展而迅速改變策略,隨時變強攻爲襲擾,便襲擾爲誘敵,變誘敵爲遷延時刻,變遷延時刻爲四面八方一時俱撞。
凡是敗在他們手中的敵人,都早早地喪失了主動權,被他們牽着鼻子走,最後一步步地走向失敗深淵。
如此自如地變幻戰法,不止需要超卓的騎術,密切的配合,也需要從十夫長到千夫長乃至統帥本人的精妙指揮。更不要提蒙古軍憑藉騎兵優勢,能在數百里的尺度上不斷批亢搗虛,讓敵人疲於奔命了,那是超乎一時一地的,對戰略優勢的爭奪。
在這些方面,定海軍短時間怎都趕不上的。就算郭寧投入再大的力量擴充騎兵,先天的不足擺在那裏,總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郭寧麾下最精銳的部隊,是他的鐵浮圖騎兵。這支騎兵秉承着金軍鐵浮圖的傳統,也像郭寧本人的性格一樣兇悍而充滿蠻力,擅長強攻勐打橫掃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