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時隔兩年,定海軍的力量更加強盛,將士也更加精銳。如果正面對戰,郭寧有十足信心,至少能壓過尋常的蒙古千戶。
問題是,定海軍的領地擴張了十倍,十三個軍州五十二縣處處都要遮護。如果成吉思汗親自率部南下,來個燒殺擄掠,郭寧怎麼應付得來?他拼了命也要阻止,但又實在很難阻止。
定海軍再怎麼對抗,戰場始終都在山東。蒙古軍所到之處,輕易就能將山東東路的諸多軍州化爲白地,使定海軍上下篳路藍縷的成果化爲烏有。那麼,郭寧就算最後能驅走蒙古軍,這不還是一場失敗麼?
所以,最好的計劃就是去中都打呆仗,最好的局面便是現在這般,一到中都,就眼着成吉思汗用他最精銳的騎兵殺到眼前!
郭寧相信,以成吉思汗的聰察,必定能明白前來中都的所謂輜重隊伍,纔是定海軍的主力,而且必爲郭寧本人親率。既然發現了定海軍主力的蹤跡,成吉思汗絕不會放棄將之一舉蕩平的機會。
當然,戰場上的局勢千變萬化。郭寧出兵中都之前,重將們閉門商議數次,手頭制定的計劃不下十幾個。只不過眼前的局面,恰好符合定海軍重將們特別期待的那個。
對此,郭寧愈是接近中都,就愈有強烈的預感。
換個角度來考慮當前的局面,繼北京路落入蒙古軍掌控之後,河北宣撫使僕散安貞、山東宣撫使郭寧,已經是僅有的,能夠調度大軍參予中都戰事的有力大員。
隨着朝廷直屬金軍龜縮到中都和通州兩個據點,除了潞水沿線尚有戰事,北京路的廣袤土地已經任由蒙古軍縱橫奔馳。局勢如此明朗,蒙古人本來只要驅使那數以十萬計的北京路降軍,用他們的人命去填滿中都城壕。這是很簡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