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郭寧雖得中都,但中都路各地的戰火,並未停歇。
張柔、苗道潤二將,此時正如出柙的勐獸,縱橫於中都各地,收復不久前剛投降蒙古人的要隘、軍堡,擊潰蒙古人的附從軍。
張柔和苗道潤本就是河北豪傑,又在中都的軍伍裏有威望,中都易手的當天,這兩人的兵力就各自擴張到萬人以上,數量比郭寧的本部還多。而郭寧一聲令下,就讓他們出兵北上。
道理很簡單,身爲武人,沒有光撈好處不擔風險的道理。兵力既然充足,就得去打硬仗,蒙古人既然退了,二將就得跟着一路追擊,不止要奪回中都以北的各處要塞,還得儘量把力量推回到漠南山後,恢復縉山行省。
】
這種大規模的兵力調動,消耗糧秣物資極多,所以中都城裏才格外有支應艱難之感。而完顏承暉據守通州,任憑中都城裏翻天覆地,卻遲遲不做出反應,事實上影響到了潞水這條糧食生命線。落在郭寧眼裏,就格外地不順眼了。
倒不是說,通州的這點兵力真有什麼威脅。
完顏承暉多半是在待價而沽,而整個中都城裏,等着郭寧三顧茅廬、千金市馬骨的人,更不在少數。這些人習慣了大金的威勢,自以爲無論是誰上臺都少不了他們。
或許在他們眼裏,出身草莽的郭寧徒以武力,根基尤其不穩,真要成大事,怕還得求着大金國上下官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