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前郭寧曾聽海商說起,與宋國通商往來的國家除了金國以外,還有倭國、高麗、大理、吐蕃諸部、大越、占城、蒲甘、真臘、三佛齊、大食等五十餘國,在其泉州、廣州、溫州、明州等港口交換的商品,較大宗的就有二百五十餘種。
宋國作爲巨量貿易的中樞國家,一手進一手出,有得是賺錢的來處;從金國輸入的馬匹和毛皮等物,又確實有不可取代的獨特優勢。
尤其是郭寧的定海軍政權崛起以後,爲了保障己方的財政和糧食支應,對於本來受限的馬匹貿易全然放開,甚至大加鼓勵。宋國在貿易上的直接得利由此暴增,很多明州的商賈,還因此獲得了政治上的好處。
待到李雲的羣牧所繫統逐漸深入遼東,許多宋國海商甚至用盡辦法,上門去阿諛李雲,以求馬匹的配額,彼此之間還會爲此劇烈爭執,引發不少海上的血桉。
時間久了,這種兩國俱都得利,而經手之人更財源滾滾的貿易,自然糾合出一大批既得利益之人。
早年在宋國家道中落的章愷,如今便重新買回了自家田地,興造了數十畝的園林,還得了個通仕郎的官階。得他引薦的周客山,也成了地方上衆多豪紳、官員的座上賓。
郭寧和身邊的幕僚們一直覺得,不用自家操心,得利之人自然會維護自家的利益,去反對任何影響他們賺錢的計劃。
可這一次,這些人的力量,居然被強壓住了?
據報,在臨安朝堂上掀起風潮的,是一批不知所謂的言官;但具體將之推動朝堂共識,進而在短時間內形成政令,一口氣貫徹下去的,則是南朝的權相史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