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金國的北疆界壕,是近代以來罕見的,規模極其巨大的防禦體系。其北起金國東北內地的蒲峪路,向西一直綿延到與夏國的邊境。通過內外兩層的線狀界壕和大量要隘、堡壘組成的網狀防禦,來阻礙高原上騎兵部隊的進攻,並對騎兵擅長的迂迴戰術進行有效破解。
但因爲金國興修界壕,本身就出於其國力開始衰弱,無法控制草原的緣故,國力衰弱的現狀,又讓他們在興修界壕的時候,大量地因陋就簡,沿用遼國留存下來的城址。
縉山便是建設在遼代儒州縉陽軍的基礎上。五代時後晉割讓幽雲十六州予大遼,儒州便是所謂山後九州之一。如果再往前推,此地的歷史,可以追朔到黃帝與炎帝廝殺的坂泉。
這座城池位於三面環山的草原正中,山川上的融雪匯聚成山泉、溪流,再匯成清水河、沽河、溪河等繞城蜿蜒的河流。城池西面的連綿草甸更是水澤豐富,有成片溼地,有號曰百眼泉的清泉。時人有詩讚曰:“朝來雨過黑山雲,百眼泉生水草新。”
就在趙瑄等人入城的時候,城北的白馬泉周圍,有數百上千的鳥類羣起,盤旋在清澈的水面上,引得不少將士嬉笑。
從縉山往西,到宣德州和弘州,這一整片區域,是農耕和遊牧的交錯之地,也是北疆草原和中都的重要水源地所在。
過去十餘年裏,這裏更是大金着力營造的北方軍械和物資轉運中心。大金的羣牧所和中都的甲坊、利器兩署,都在這裏設有分支機構,並督促牧人或者匠人勞作,以供軍需。
不過,大安三年蒙古軍攻破縉山,屠殺了滿城百姓,這些牧人或者匠人僥倖活命,也都被擄掠到了草原深處。據說他們都被諸多蒙古那顏們當作了財產,分割爲各部的奴隸,在那顏們的眼裏,地位大致等同於一匹馬或者一條獵犬。
因爲人口都遭屠殺和劫掠的緣故,眼下的縉山城顯得空蕩蕩的,週會七里的外城幾乎沒人住,斷壁殘垣也沒人清理,野草和荊棘倒是明顯被砍伐、焚燒過了,但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沒顧到,遂有蚊蚋成羣飛舞。
趙瑄盯着看了會兒,這城裏幾個帶兵的鈐轄連忙道,我們立刻會派人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