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定海軍往漠南派遣的兵力一天比一天多,卻並不急於向北大舉推進。而縉山、嬀川一線到居庸關,定海軍哨騎的活動一天比一天密集。
他們以二三十人一隊,輪班在草原上四處活動。無論何時遇到蒙古人,立刻爆發劇烈廝殺。讓蒙古人憤怒的是,兩年前,一個兩個蒙古阿勒斤赤就足以追着金軍哨騎狠殺,而兩年後的現在,這些敵人並沒有生出四條胳膊兩個腦袋,膽氣卻壯了數倍。以至於二三十人的定海軍哨騎出動,蒙古軍動用百騎對抗,都覺得啃硬骨頭難以喫下。
正是因此,隨同拖雷的數百騎纔不敢翻越東螺山。畢竟動用的騎兵再多也只是無謂消耗,反倒是拖雷輕騎簡從,能夠抵近探查,若有什麼不妥,撤退也很快。
其實在拖雷去往縉山以前,很多部屬根本就不希望他去。
耶律禿花甚至私下懇求拖雷,索性就別再爲了成吉思汗的瑣事奔忙。既然大汗急於西征,他怎都管不了草原上的情形,而定海軍也未必有底氣大舉北上,所以和議成不成,並沒多大意義。
如果拖雷在縉山沒有遇到郭寧,而被定海軍的當地駐軍送往中都,且不論最後的結果如何,這一來一去,層層駐留,層層談判,恐怕少說也得快兩個月吧?萬一中都那邊什麼人突發奇想,要再留拖雷三年五載,也不是沒有可能。
到那時候,耶律禿花等人怎麼辦?
這些契丹人、女真人和漢人,在過去數年裏陸續投靠成吉思汗。因爲成吉思汗意圖攻略大金,而他們深悉大金的內情,懂得戰勝大金的手段,還或多或少提出了治理大金廣闊領地的策略,所以纔得到格外的提拔。
但在今年初蒙古軍慘敗之後,自成吉思汗以下的蒙古人,一時誰也不願意提起大金國這三個字,這些人的價值也就大大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