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轉眼又過了十餘日,宋境蜀口各地,已然入冬。
這兩年裏,蜀地百姓生活的艱辛甚於往日。尤其去年興元府等地兵變,數千軍兵以紅巾隊爲名,大掠蜀口各地,他們在殺了一大批官吏泄憤的同時,也難免給本地桑梓帶來沉重的損失,破壞不可勝計。
歷經亂事之後之後的大宋利州路百姓們,一面要承擔官員們壓下來愈加繁忙的勞役,一面還要忙活着補種茶苗或糧食,修繕自己破損的家宅。幸運的是,利州路北面對着的鄰國,可能因爲新舊朝廷交替的原因,許久沒有敵對的動靜,和當年對着金國的時候動輒警惕,畢竟不一樣了。
只要日子這麼過下去,就算賦稅重點,官吏狠點,也不是不能忍。那都是軟刀子割人,剛下刀的時候百姓們鮮血淋漓痛不欲生,時間久了習慣了,總能熬着。故而近幾個月來,利州東路上下漸漸恢復了些人氣。
利州東路的洋州西鄉縣和金州石泉縣之間,有一處隘口,喚作饒風關。此地是興元府東面極重要的關隘,也是子午道南端的出入衝要之所和沿着漢水東行的必經之路。
大宋紹興年間,正逢金國極盛時,金國大將完顏撒離喝窺蜀,在和尚原受挫於吳?之後,轉而由商於突入金州。坐鎮興元府的劉子羽急召吳?回援,吳?率部自河池晝夜疾馳三百里至饒風關,與金軍惡戰。後來雖然不敵稍退,卻留下了黃柑遺敵的典故。
也就在那一戰後,宋金兩國在蜀口的軍事對抗漸漸平緩,饒風關也從軍事要塞,漸漸轉爲漢江沿線錢糧運輸和商賈往來的中轉之地。
數十年輾轉即過,當年設在饒風嶺險要之處、俯瞰下方峽谷的饒風關本身,已經事實上被廢棄了。關城也不斷南遷,越來越接近漢江,最終定在了毗鄰牛羊河的沙溝以南,距離關隘十五里開外。
紹興年間大宋以興州、興元、金州三都統司鼎立,金州駐軍編額一萬一千人。這屯駐形勢,到嘉定十二年也已經完全不同。本該有兵馬兩萬餘的興元都統司,實際可用的兵力不過四千多。金州的駐軍缺額比例也大致等同,其中又有許多牽扯進了兵變,攜家帶口都去做反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