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別看魏昭帝嘴上說得很寬容,但楚歌已經跟他交鋒過,知道這個人極好面子,心眼也絕對說不上很大。
如果魏昭帝問了問題而他又回不上來,直接就會被認定爲被說得啞口無言,導致副本失敗。
所以,不管魏昭帝如何雲淡風輕地問出怎麼樣的問題,他都要迎難而上,必須將皇帝駁得啞口無言,否則都不算成功。
而且,魏昭帝嘴上說的好聽,說是因爲“不以多欺少”所以纔不對楊彥說翰林院大儒的那些反駁,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爲,他看過那些大儒們的反駁,覺得這些反駁根本就不足以駁倒楊彥。
因爲楊彥的奏疏本身就已經站在聖人的角度將大部分的路都堵死了,大儒們在這個角度上發揮,始終都是在擰着勁,又怎麼可能把楊彥給駁倒?
所以,魏昭帝纔要從另一個角度來駁倒楊彥。
而這個角度,就是治國之術的角度。
魏昭帝自信,自己執政四十多年,經驗遠比楊彥這樣的一介小官要豐富得多。
這種思路,跟之前王充的辦法有些類似,都是不能在大義上駁倒楊彥,所以就嘗試着將辯論放在自己的主場。
第一次的時候,楚歌還真的被問得啞口無言,喫了很大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