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懷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修運河這件事,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爲通商。
傅知玉還記得上輩子水災的事情, 大雨連綿不絕下了一個月, 百姓苦不堪言,糧食被淹, 房屋倒塌,水災時那件事發生的時候傅知玉還在做皇帝, 後續賑災不力, 官吏貪污,導致活不下去的人揭竿而起,所以謝恪在那時候造反,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甚至可以說是衆望所歸。
這件事其實跟謝恪無關, 雨也不是他下的, 是那時候的愧疚成了傅知玉難以抹去的陰影。
對不起那些百姓, 是他沒管好手底下的官吏,沒能給他們應該有的幫助。
現在離水災發生的時間點還有好幾年,也足夠來做準備,傅知玉這幾年通過元家, 已經捐了許多錢到沿途修大壩,但他覺得還是不夠, 運河這個想法才逐漸成型, 看到傅燕然的回信之後才發現, 他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 甚至他早就開始做了。
“謝家也提了修運河的事情, 如今已經在沿途徵工了,”傅燕然在摺子裏寫道,“我想着雖然現在水災範圍不大,但若是碰到雨季,也很容易釀成大禍,沿途堤壩雖有,但是畢竟堵不如疏,思來想去,還是修一條運河比較好,利國利民,造福千秋。”
鄧家那個造船廠傅知玉也去看過,工匠不錯,很多東西也有些雛形,若這幾年工藝技術可以達到更好的程度,也許可以造出大型機械來,挖河道不用只靠人力,效率也更快一點。
不過,就目前這種狀況,想這些就十分遠了,還是先做好這些小東西再說。
最後來的是林家,傅知玉給他圖紙比較多,從小型農具到水車都有,他們家專精這個,想着應該也會和鄧錢兩家一樣沒有異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