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31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同樣波及日本,此時的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日本政府急於發動一場對中國的戰爭,藉以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緩和階級矛盾。石原莞爾和板垣徵四郎“日本特色”的“獨走”,不過是加快了這一進程。
林漢在國際宣傳上來的這一手,無疑給正在策劃“九一八”的石原莞爾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這也只是麻煩。在心裏林漢也明白這一點,他玩這一手,最高的期望,也不過是希望能推遲九一八暴發的時間,哪怕是多拖半年或幾個月都好。按林漢的設想,日本現在面臨着刺殺他國首腦的指責時,對東北的軍事行動,也只能暫時緩行。
常凱申遇刺發生後不到一個小時,藍衣社的特務們就找到了林漢的狙擊地點,在那裏他們發現了被遺棄的狙擊步槍(拆了瞄準鏡的)以及林漢留下的各種線索。
林漢的那兩槍,第一槍在常凱申的肚子上開了一個穿透的天窗大洞,第二槍擊穿他的警衛後才擊中他左胸,彈頭受到警衛身體的阻礙反而產生了更爲嚴重“彈頭翻滾”效應,結果將他的左胸絞得一塌糊塗,中彈的心臟直接被絞得稀爛。
常凱申一句遺言都沒有留下,就當場嗝屁了。事件發生後,整個警備司令部一片大亂。此番“剿匪”,常凱申請來英、德、日三國的軍事專家幫忙助陣,結果狙擊槍一響,這些人全成了現場的見證人,常凱申身上的那兩個大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沒救了。現場的英、德、日的軍事顧們都是政治嗅覺敏銳的傢伙,隨即意識到常凱申一死,中國的政治局面要變天了,三個國家的軍事顧問們幾乎在第一時間通知手下將這消息儘快地傳回國內。
而此刻的“剿匪”行營總部,羣龍無首,一片大亂。身在南昌的何應欽費了老大的勁才壓住局面,而後封鎖全城,搜捕兇手的命令雖然下達,但此刻他的心思已全然不放在抓捕兇手上了。
常凱申突然遇刺暴亡,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誰來坐這個位置,無疑是充滿誘惑的大問題。國民政府黃埔系中的二號人物何應欽看來,在南京留守的汪精衛汪兆銘,無疑是他登上權力巔峯的最大障礙。
當何應欽動起了小心思時,常凱申手下的實力派軍頭,各個師長、軍長,手中有兵權的那些人,在失去了效忠主子後,也陷入了對前途的迷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