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依林漢的吩咐,傅天邦一直遊走於北平的權貴上層。他根據北平各方權貴的愛好,向林漢“訂購”了大批玉器,這一年來爲林漢賺了大量的暴利。爲了加強和張學良“少帥府”的“友好聯繫”,林漢依他的意見製作了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爲形象的玉器,贈送給張學良。對張夫人于鳳至和二房趙四小姐,傅天邦也投其所好饋贈了大量的珠寶——當然,那些珠寶玉石,全是“人造”的。
錢能通神,很快傅天邦就成了張府的座上賓,金福來在北平越開越大,業務也極順利,通過他,張府中幾位重要人物的行蹤林漢也把握得一清二楚。九月八日傍晚,林漢到達到北後,在張府附近轉了一圈,觀察周邊環境,確定好架炮陣地,決定在九月十日凌晨開始行動。
九月九日,常凱申遇刺的消息傳來,中國國內政局面臨大變,張學良在北平軍部召集高級軍官連夜開會,直至第二天凌晨方纔回來。就在張少帥車隊歸來,即將進入張府大門的當頭,早已潛伏在附近的林漢親自操炮,對着張府連發三炮。
在林漢精確地測距計算下,第一發炮彈直接砸在張少帥的座車旁兩米外,將這後世著名的“不抵抗將軍”嚇得屁滾尿流,卻是一枚臭彈沒有爆炸。餘下的兩發,在林漢的控制下,一發打在張府的園子爆炸,橫掃了大片花草,飛濺的彈片擦傷了幾名僕人,另一發則落在張少帥的臥室內,“幸運”的是,張少帥的夫人和二夫人,此時都恰好出門迎接張學良,爆炸的炮彈摧毀了那間臥室。由於當時屋裏的人都出來迎接張少帥,除了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外倒是無人傷亡。
和針對常凱申的斬首行動不同,林漢針對張府的行動,並不是爲了殺人,而是爲了嚇人。打死張學良,只會令東北軍羣龍無首便宜了日本人。打出去的三發炮彈,落在張學良車帝的那一發的引信被他做了手腳成了臭彈,餘下的兩發,他也是有意朝無人的區域發炮。那門英制的迫擊炮林漢親自校正維護過,命中精度極高,配合他本人的感知力和測距能力,令他操炮時能做到指哪打哪。
歷史上的九一八事變,東北迅速淪陷,最大的罪人之一就執行不抵抗政策的張學良。穿越前林漢看過張學良晚年寫的回憶錄,九一八當晚他下令不抵抗的原因,一是對局勢產生誤判,認爲日本人只是在挑釁,二是骨子裏對日本人的懼怕,在心裏總是擔心抵抗會導致戰事擴大,幻想不抵抗讓日本人咬一口就可以滿足他們胃口。
而後世各方面對這段歷史的研究,比較公認的看法是,實際上“不抵抗政策”是張學良和常凱申在面對日本威脅問題上的共識。張學良之“不抵抗”,是由於東北軍沒有能力單獨抵抗日本的軍事攻擊,日本最希望能夠挑起戰端,所以不斷升級挑釁行爲,而張一旦與日本開戰,他也不可能得到任何來自中央政府的支援,結果只會是丟掉東北的領土和損耗自己的軍事實力,所以他嚴格命令軍民百姓“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不給日本人挑起戰端的藉口;而常凱申之“不抵抗”,則是爲了貫徹他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路。
如今鄭三發子常凱申已被林漢兩槍終結出局,中國國內政局大變。林漢希望用這次“失敗”的刺殺行動,讓張學良想起日本人對他的父親使用過的手段,打碎他對日本人的幻想。
“就東北軍那糟糕的戰鬥力,你們全力抵抗,日本人一定會加大對關東軍的增援投入,東北估計還是難逃淪陷,但至少,也請輸得象爺麼漢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