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32年一月十一日,一場風暴正在瑞金上空醞釀,林漢掀桌子粉碎的歷史,正快速地朝另一條支路駛去。
第46章 皇帝的新衣(2)
如何才能儘早地消除以王明博古爲首的共產國際莫斯科派對中國革命的負面影響,這是林漢在回國的路上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象殺掉常凱申一樣地,在上海對這夥人來個大屠殺?或者找到他們,然後給中統或藍衣社的人打小報告黑了他們?這種無節操的作法,林漢不是沒有想過,但最後他還是放棄了。
殺死王明博古,甚至幹掉所謂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並不能真正的解決此時中國革命路線錯誤的問題。因爲當時在中共上層,“哈蘇”,想“複製蘇聯革命路線”,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又以留蘇派的那批人這一情況最爲嚴重。相反,李潤石這樣的本土派,農村包圍城市派,反而是黨內的少數派。
有人的地方,就會拉幫結派,所謂共產國際派,莫斯科派,本身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留過蘇,在伏龍芝進修過的劉帥,在來到江西和李潤石接觸過一段時間,並親自在前線作戰後,很快轉變了觀點與立場。遵義會議上站到李潤石這邊的關鍵人物:王稼祥與張聞天,同樣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而作爲共產國際派的王明與博古,這兩人本身也有極大的缺陷——他們太年青了,1932年時,王明才28歲,博古更小,25歲,兩人全是“小年青”。這兩人沒有資歷,沒有閱歷,甚至沒有長期在中國革命的經驗經歷,這種無資歷無實踐無功勞的三無人員,小年青,居然能力壓一堆資歷和功勞都遠勝他們的“前輩”,輕鬆地爬到中共最高領導的職務,本身就是很奇葩的一件事。
套用後世人惡意地說法,無非就是跪舔共產國際的負責人,人際關係打得好,所以能扯到這張虎皮作大旗。而當時的中共內部又受共產國際影響控制得極嚴重,四一二前,中共放棄軍隊武裝的所謂“右傾投降主義”政策,執行這一政策的罪名被陳獨秀擔當了,可是後人考究結果,這卻是共產國際那幫人的意見,陳獨秀只不過是替罪羊。
陳獨秀當了替罪羊,這事一般人不知道,但經歷過那段歷史的黨內中高層人員,不可能不知道。只是因政治需要,加上後來陳獨秀又變成託派,於是讓他把這黑鍋背到底了。但這到底是誰的責任,大夥就象是看到皇帝的新衣一般,嘴上不說,心裏還是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