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清末甲午戰爭結束開始,日軍就在這裏長期駐紮派遣艦隊,並經常以水兵上陸行動,曾經鎮壓過著名的五卅運動。1927年,日本海軍派遣三個大隊的陸戰隊登陸上海,先是阻止北伐軍進入日租界,又出兵山東,參加了1928年5月日軍在濟南對北伐軍的進攻。
在北伐戰爭烽火漸息之際。日軍卻沒有將這支部隊調回本土,而是於1928年6月擇其精銳常駐上海,正式編成“上海陸戰隊”,接受“支那派遣艦隊”的指揮,並且裝備着包括輪式裝甲車在內的重型武器。被認爲頗具戰鬥力。若不是林漢在1932年整出“卡萊爾號”事件,令大英帝國損失了整整三十五噸黃金。事後一年裏,英國人爲了追查黃金的下落,把注意力全部投注在上海,逼得上海陸戰隊不得不老實了起來。而在原本的歷史上,也是這支部隊一手挑起了“一二八”事變。
而在《倫敦條約》簽定後,日本海軍打着“中日親善,共同防共”的藉口,計劃逐步地加強在上海的兵力和實力,只是在這期間卻受到了英國人的強烈反對,主要原因還是“卡萊爾事件”的後續發酵。
卡萊爾號沉沒後,英國人花了大力氣進行事件調查,最後確認船上的黃金全部不翼而飛。很明顯,這不是一起意外,而是一起很有針對性的襲擊事件。而肇事者的目標就是船上的那三十五噸黃金。
就算是不爲了三十五噸黃金的下落,英國政府也必須給船上的那數百名水兵的家屬一個交待。
誰會是最大的嫌疑人?誰會做出這麼喪心病狂的事?
有能力在太平洋裏給英國人攪事,並在極短的時間打撈起幾十噸黃金跑路的勢力,在太平洋裏只有兩家:一家是美國,一家是日本,而日本的嫌疑更大。
東北事變前後,林漢不遺餘力地通過英美媒體,向英美兩國的人民“普及”日本文化,告訴他們什麼叫“獨走”,什麼叫“下克上”,爲此還特地匿名寫了一本名爲《菊與刀》的書在英美出版。該書是林漢抄襲後世的同名作品,加上林漢自己通過網絡對二戰期日本國情、政治結構的理解,滲雜他個人的私貨寫進書中,其內容無非是用暗喻的手法向白種人灌輸日本威脅論。該書在英美銷量不錯,更成爲英美兩國中關注日本問題的政客的必讀物。
卡萊爾號事件後,英國人就盯上了日本,他們嚴重懷疑卡萊爾號事件是日本人所爲,對於日本在長江三角地帶伸手的行爲更是極爲警惕。無論是1933年還是1934年,哪怕是塘鵝號事件後,日本人“好心”地向英國政府提出願意“幫助”解決中國南方“布爾什維克”化問題時,都被英國人“委婉”地回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