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方面,他們欣喜地看到,英國人在中國長江流域的傳統勢力,隨着紅軍的大進軍,被擊得粉碎。另一方面,卻又心憂布爾什維克紅色勢力在中國的擴張影響美國的在華利益。
過去的一年裏,由於意識形態和國內反布爾什維克的聲音巨大,美國和南方紅軍的關係並不太佳,但隨着1934年九月,南方紅軍通過軍事上的勝利,得到了長江的通航通商權後,紅軍開始大量地進口美國的石油產品和化學產品,這讓美國的商業界看到了一個新生的更強有力的市場正在南中國出現。
從1934年十一月到1935年五月,短短的半年內,雙方間的貿易額突破兩千萬美元。美國成爲繼德國之後,南方紅軍的第二大進口國。雖然兩千萬這個數字看似不多,但讓敏感的美國資本家都嗅到了其中商機。
林漢今年二月、三月的美國之行雖然加納總統那兒一無所獲,但是美國的商業界卻意識到了可以利用英國勢力被摧毀後形成的空白點,佔領南中國的外貿市場。在林漢的勾通下,美國政府和商界在武漢和上海都建立了和中共有聯繫的代辦處。從紅軍五月底攻勢開始前,雙方私下的祕密聯繫就一直持續不斷。
在租界問題上,美國政府並不象英、日兩邊般死不鬆口,雙方的祕密談判更是早在五月份時就悄悄地在進行了。而紅軍在打進上海後,更在第一時間向美國人方面表明態度,只要美國在上海的駐軍和軍艦不對紅軍表現出敵意行爲,紅軍同意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美國在華利益的問題。
帝國主義國家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賣隊友,坑隊友的事都是常做的。由於美國人在上海的租界在上個世紀就和英國人合併成公共租界。紅軍若要進入租界,要將二者的利益分開很不容易。但對重實利的美國人來說,他們在公共租界的利益再大,比得上和整個南中國做生意的利潤大嗎?這是很好計算的數學問題,上海租界的那點利益對美國人來說,並不是必須的。
當紅軍打進上海後的十三日,美國在公共租界的代辦處,已經在召集公共租界裏各處的美國僑民,暫時轉移到靠近碼頭的區域或登上送他們撤離的客輪。可惜現在的美國總統是相對短視的南斯·加納而不是羅斯福,如果是羅斯福的話,在這事上他會表現得更積極一些。
英國人和日本人私下的齷齪,加納總統早已留意到,身爲門羅主義者的他,在此事上是保持所謂的“喜聞樂見”的觀望態度。紅軍和英日在上海的火併,在他看來是打得越兇越好。無論結局如何,結果都符合美利堅合衆國的利益。在昨天和紅軍高層的緊急無線電報聯繫過後,加上英國人別有用心的詢問與試探,加納總統和其幕聊團就已意識到上海租界不可能逃避戰火,他已經在今天下午命令要當地的駐軍幫助撤僑。
唯一出乎加納總統意料的是,他原以爲紅軍針對上海租界的攻擊會是在數日之後,卻沒有想到,纔剛進上海的第二天下午,紅軍就要武力解決上海租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