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紅軍把這種中國版的莫辛那甘口徑定爲7.92毫米毛瑟口徑而不是蘇式的7.62毫米,主要考慮的因素是現在紅軍手中的毛瑟步槍的數量超過六十萬條,而蘇式步槍不足十萬條,而金陵兵工廠和漢陽兵工廠的子彈生產線都是爲7.92毫米配套的。
現在的紅軍很早就意識到“萬國牌”步槍對後勤補給造成的麻煩,很早就開始有意識地將軍隊裏不同口徑的步槍統一起來重新分配。老式的毛瑟1888漢陽造步槍,在拿下漢陽兵工廠後就立刻停產。
針對手中擁有大量漢陽造的情況,林漢請來德國槍械大師對漢造步槍重新設計了改進方案。
漢陽造步槍在民國生產的歷史極長,口徑型號從早期的11毫米到後來的7.92毫米都有。
對於早期生產的“爺爺”級別的11毫米漢陽造步槍,由於年代太久,大都破舊不堪,紅軍是直接放棄改造。中後期生產的7.92口徑的漢陽造,則全部回收進行回廠改造,令其可以發射和毛瑟1898步槍通用的尖頭彈而不是舊有的威力極差的圓頭彈。
從去年至今,已有超過六萬條7.92毫米口徑的漢陽造步槍接受了這種改造。
紅軍手中擁有超過十萬條的漢陽造,所以只有六萬多條進行改造,主要原因是漢陽造要到一戰結束後才改爲7.92毫米口徑。在這之前產的漢陽造都是11毫米口徑,如果要改爲7.92毫米口徑,需要更換和改造的零件太多,成本高昂改造費時,得不償失,所以這些11毫米口徑的漢陽造全部從第一線部隊撤下交由地方民兵和預備役部隊使用。(注:根據中國近代兵器工業記載,1912年至1927年,漢陽兵工廠一共生產步槍577982枝,而在1932年時,漢陽兵工廠的產量甚至高達每月4700支之多。限制該槍產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槍械原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