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存地失人,人地皆亡,就算丟掉上海和杭州,也不能影響徐州戰役的進行。而且紅軍空軍自己也必須學會在劣勢的情況下打空戰。”
英國空軍大舉攻擊上海杭州兩地時,李潤石主席用這樣的話回覆了想要調頭回來的林漢。在他看來,三心兩意的英國人在浙江戰場攻擊只是牽制攻擊,並不致命。更何況紅軍在浙江和上海兩地,也足足準備了三十萬的預備隊以應付可能的登陸作戰。
1935年十二月份爆發的全面抗戰,英國人和日本人最大的失誤,就是低估了紅軍的“暴兵”能力。
1935年六月開戰時紅軍有百萬大軍,半年之後,早已膨脹了近一倍。即使在蘇北戰場上投入六十萬大軍,但滬杭兩地仍然可以輕鬆地抽出三十萬軍隊在這兒英國人打一場長期的戰爭。而在徐州戰役之前,紅軍上層同樣也做好了必要時放棄上海甚至江浙沿海城市的心理準備。
存地失人,人地皆亡。存人失地,人地皆活。
這十六字真言,一直都是李潤石主席堅持的軍事原則,信奉拳頭收回來打人才能最痛的他,其實是很想讓英軍登陸後,在內陸艦炮無法夠着的地方和英國陸軍大戰一場的。
一月十五日,英國空軍對滬杭兩地的攻擊主要集中在上海,此戰時,紅軍空軍方面沒有選擇硬拼,而是完全放棄了杭州方向的防空,將主力都集中到上海方向來。
而出擊時,也不是直接和對手硬拼,而是德國觀察員的指點下,只選擇有利的情況方纔出擊,以保存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