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無他,日本的經濟垮了,中小企業大批破產,大財團大企業雖然可以藉機以極低代價兼併部分中小企業,但是找不到新的銷售市場前,這種兼併不能改善面前嚴重的失業率,不能增加國家的稅收,甚至這種兼併更可能是在飲鳩止渴。
一切的根源,都在於“日本製造,無人問津”這八個字上。
1936年,戰敗的日本不但失去了中國市場,而後其傳統出口項目,絲綢行業,也遭到了來自德國生產的“尼龍”的強力挑戰。
1936年前,日本產的絲襪一直是歐美女性中最受歡迎的產品,然而用化學合成的尼龍絲襪的出現,卻一下子將傳統的絲襪打入了地獄,更幾乎將日本的蠶絲生產行業逼死。光是去年一年,日本對外的生絲出口量就萎縮了百分五十,倫敦市場的生絲價格更是一跌再跌,而造成這一切的始作蛹者,卻是1936年時,開始在國際服裝市場上逐漸走紅的尼龍製品,尤其是尼龍絲襪的熱銷。
尼龍絲襪第一次出現在的公衆的眼簾裏,是始於《亞瑟王傳奇》第三部結局後的片尾“彩蛋”鏡頭,十三位現在或“未來”的奧斯卡影后,集體身着性感的黑色或白色絲襪出場,配合漢娜抄襲後世服裝設計的時裝,大秀美腿身材,其中又以扮演亞瑟王,身穿白色尼龍絲襪的漢娜和扮演莫德雷德,身着黑色絲襪的喀秋莎最爲搶眼迷人。
《亞瑟王傳奇》三部曲在熒幕上映後,早就培養了大批忠誠的女性粉絲。隨着該部電影上映,數百萬雙事先造好囤積在倉庫中的尼龍絲襪也趁熱推向市場。和傳統的蠶絲絲襪相比,尼龍絲襪的成本更低,彈性更佳,貼身緊湊性更好。加上成功的市場營銷手段,首批上市的五百萬雙尼龍絲襪在數天內就被全世界的女性一搶而空——爲了推銷絲襪,就連1936年戰爭時期,李華梅也曾穿着一雙黑色絲襪站在她的HE51F戰機旁拍照拍POSE打廣告作形象代言人。這一事件曾在中共黨內引發爭議,後來林漢出面向中共領導說明推銷尼龍絲襪對打擊日本絲稠出口的重要意義,方纔得以通過。
尼龍本是1935年,由化學研究家沃爾特·卡羅瑟斯(Walter Carothers)在杜邦公司的實驗室裏隨意搗弄一些超聚合物。他發現將這些超聚合物與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就能製造出結實且富有彈性的纖維。卡羅瑟斯製造出的新布料被稱爲“尼龍絲襪”,它的出現很快就引起了轟動,很快就成爲各地女人的必備品——第一批製造的四百萬雙尼龍絲襪在兩天之內就銷售告罄。這種新出來的神奇布料甚至變得供不應求,尼龍的誕生擊潰了當時橫行一時的日本真絲出口業。
但在這個穿越者橫行的時代,先是有個疑似穿越者中國人弄出了絲襪,後來被殺。再後來林漢也盯上了絲襪的暴利,乾脆和漢娜一起出手,把沃爾特這個尼龍的發明者也提前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