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這個歷史被嚴重扭曲的時代,中國的“喫相”當然不是太好看,但是,誰叫交趾省(也就是北越)自古以來和中國就有着很親近的血緣關係呢。
爲了證明自己收復這裏的“合法”性,在1938年時,新中國還特地拍攝了一部名爲“消失的秦軍”歷史記錄片,通過“歷史科普”的方式,反映秦末時進入南方百越秦軍最後的結局。紀錄片裏,考古學家經過考究證明,歷史上所謂的交趾,百越的前身,正是那支被秦始皇派到南方的秦軍,在秦亡後建立的。兩地的人民和中國人是血脈相承的共同的祖先。
該記錄片在一年前以歷史記錄片爲名,在東南亞和歐美廣泛播出。當時表面上打着宣傳秦漢歷史的方式給洋人進行“歷史掃盲”看新鮮,實際上卻是爲了1939年的行動作好輿論宣傳準備。事後,回過味來的英美國家這才大罵奸詐的黃皮猴子。
當然,在這過程中,黎筍也好,胡志明也罷,那幫認爲自己是越南人而不是中國人的越共成員大爲不滿,哭天搶地地向斯大林告狀,卻不知道斯大林爲了蒙古的問題,已經把“交趾省”和“百越省”作爲“補償”送給中國了,根本就不可能替他們說話。
在中南半島,解放軍現在已兵臨泰國邊境,泰國這個東亞最滑頭的“中立國”,現在也面臨“站隊”的選擇。1939年年底時泰國雖然保持態度中立,但是這個國家在歷史可是曾倒向過日本的劣跡,其節操不會比原歷史好到哪兒去,未來加入中蘇德一方的“解放事業”已可以預見。
而在溼熱的緬北地區,解放軍的進展過程最大的敵人不是英國的殖民地部隊,而是這裏惡劣的溼熱帶氣候環境以及糟糕的道路交通環境。英國人爲了印度的安全,一直有意地不開發緬北地區,讓這裏處於落後的原始狀態。
但是,知道“二戰”會打很久的解放軍並不着急。深入緬甸邊境兩百公里後,解放軍就停止了高速突破,而是慢下來,然後調集了上百萬民工,開始架橋修路。
和手腳被綁在歐洲的英國不同,新中國有得是時間,也有得是人。接下來的戰爭中,路修到哪,解放軍就前進到哪。步步爲營,穩紮穩打。進攻速度取決於交通道路的修建速度,不求快但求穩,以令人絕望的穩定速度不斷地朝印度東北部滲透。
在緬北戰場,英國人目前能給解放帶來的威脅就是空軍。不過在戰前,解放軍已能自產HE112戰鬥機除了發動機外所有的零件,加上皇家空軍的主力都在歐洲,英軍在這裏的空中威脅並不大,反而在防空部隊和中國空軍的打擊下損失了不少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