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後一艘英國戰艦的結局。不能是悲壯地戰沉,而應當是憋屈地投降,因爲他們代表了英國人的戰鬥精神消亡。”
這是當時格奈森瑙號上的林漢通過無線電發給漢娜和雷德爾元帥的建議,兩人也聽從了他的建議。
兩點四十五分,德國海軍開始了“解決”拉米利斯號的最終戰鬥。
依舊頑抗不肯投降的拉米利斯號,雖然遭遇了俯衝轟炸和炮擊。卻沒有遭受最危險的“雷擊”。而爲了防止十六英寸炮威力過強打爆這艘戰列艦的彈藥庫,沙恩姐妹艦後來聯手對其進行炮擊時。使用的炮彈都有意地換成了榴彈。
406毫米的榴彈雖然無法擊穿戰列艦主裝甲帶,但命中炮塔也會令其嚴重受損。而選擇較輕的500公斤級的常規炸彈。直接命中也足以炸啞該艦的主炮。
三點二十分,當德國艦隊停止攻擊時,拉利米斯號全身冒火,四座主炮炮塔全被炸爛打啞,副炮和防空炮在先前的轟炸和炮擊也幾乎全被摧毀。在先前半個小時的攻擊中,拉米利斯號中了五發500公斤重的航彈和十二枚十六英寸的主炮炮彈,艦上所有外置設施幾乎全被炸爛打碎,前後兩座無線電室也在轟炸和炮擊中被摧毀。人員死傷更是慘重無比。
全艦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座4.7英炮雙聯裝副炮還能開火,而他的動力系統,也在戰鬥中遭受重創,現在只能以不到五節的速度在海上磨蹭。即使拉米利斯號現在宣佈舉旗投降,德國人要想將其拖走也要費很多心思。
拉米利斯號上,年近五十的伯特艦長看着甲板上幾分前還在拼命戰鬥的水兵們,眼睛裏充滿了悲傷。
在被德國人用從空中到海上雙重手段,以兇惡的鋼鐵風暴反覆地“洗甲板”,拉米利斯號早已被摧殘得不成“艦”形,舉目望去,到處都是炸開的巨洞破口,到處都是扭曲變形的鋼板破口,到處都可以看到散落一地的器官、腸、四肢等人體零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