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雙管齊下後,巴拉望島的人口成份,一下子變成華人爲主。
德國佬當然不是善財童子,漢娜這麼做更是另有私心。1947年隨着太平洋戰爭結束,美國國內的生產開始轉型,其海量的生產力轉向消費品市場,漢娜已可預計到,新一輪的經濟風暴,即將在全世界上演。
德國需要中國這個大市場以幫助躲過這場風暴危機,繼續增進“中德之間”的“傳統友誼”顯得無比重要。巴拉望島離德國本土太遠,殖民成本太高而收益小,基本算是得不償失。現在德國殖民的重點是放在新得到的非洲尼日利亞。巴拉望島在德國人眼裏根本就是雞肋,從一開始時德國人花錢從日本人手裏用軍火換來,目的就是爲了將來做爲“增進中德友好”的籌碼。
1947年中國政府換屆之後,德國方面主動向中國方面提出願意將巴拉望島和周邊的一些島嶼無償送給中國。
面對着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大禮,中方當然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不過巴拉望島在菲律賓手中控制多年,要套上“自古以來”實在有些勉強,直接喫下,這個喫相實在太難看了。
而蘭芳共和國這個“灰手套”的作用,這時就顯示出來了。中國不好意思喫,林漢這“土地狂熱者”纔不管這些。於是蘭芳共和國出面,直接玩了一把左手交右手的遊戲,就從德國人手裏接收了巴拉望島和周邊的一些小島。而後蘭芳政府再和中方簽定了一份領土協議,將巴拉望島周邊的一些小島交給中國變成中國領土——這是爲了未來蘭芳自身的安全,藉此將其和新中國緊緊地綁在一起。至於巴拉望島主島,本身還是屬於蘭芳,只是島上的駐軍全是新中國派去的。
此時的蘭芳共和國,在西方國家眼裏,根本就是中國的一個省,這種玩法,也不過是掩耳盜鈴而已。但是身爲地球上新五大流氓之一,這塊遮羞布還是要的。而這個時期,在林漢的干涉影響下,“紅色帝國主義”之說,在國際上已是十分流行,甚至到了深入人心的地步。原因就是幾個“自稱”是社會主義的國家,無論是蘇聯、德國,日本甚至是中國,在全世界圈地時,喫相也同樣地難看。
而艦靈英靈的出現,對這些紅色國家的影響之一,就是讓這些國家的民族主義情緒愈發高漲,而“國際主義”傾向則受到了更大的壓制,那些“天真”的國際主義者,在有英靈撐腰的民族主義的“大義”前,很多時候甚至連發言權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