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平洋戰爭時期,英日兩國都有求於中國,對蘭芳華人不聲不吭地向內陸擴張,甚至“越界”的作法,全是睜一眼閉一眼裝成沒有看見。戰爭打了五年,中國人也擴張了五年,五年裏,蘭芳共和國的實際控制面積,由建國時的七萬平方公里不到,增加到了接近二十萬,近三倍。
有新中國一個六億人口基數當後臺的蘭芳,可以輕鬆往裏這投入上百萬青壯人口進行開發。而被太平洋戰爭拖住手腳的日本,和母國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人,都只能睜睜看着中國人每天都在加里曼丹島上圈地,卻沒法阻止——除非兩國願意爲這裏和新中國撕破臉開戰,但撕破臉的後果,無論是日本還是英國都是無法承受的。
後大和撫子很“大方”將中加里曼省和西加里曼省一大片地盤,超過十二萬平方公里的地盤放棄給了蘭芳,不是她真的很大方,實在是這些地盤,這時候已經被蘭芳共和國用五年的時間蠶食,“喫進”肚子裏了,除非日本打算在雨林裏和中國開戰,再打一場沒完沒了的爛仗,否則就只能吐出來。
但貪得無厭的林漢,對土地的需求程度是無止境的。在拿到“女兒”被迫吐出來的大片地盤後,蘭芳暫時停止了向日控地區擴張,而是開始了消化的工作。
1948年後到1955年的這段時間裏,蘭芳共和國成爲新中國最大的“人口流出國”。林漢和蘭芳共和國的領導,每次去中國,就是不斷地要人,要人,再要人。其結果就是導致這個1941年末建國時勉強達到兩百萬人的“小國”,在十四年後人口就猛地膨脹到了五百萬之多。而當新中國在1953年後面臨越來越嚴重就業危機的時候,蘭芳這邊更是很大氣地直接向新中國表示願意“接受”一百的青壯——前提是這一百萬學生得一半是男,一半是女。
人多地少的新中國,除了邊疆地區和北大荒外,大多數地方皆面臨着人多地少的情況,哪怕是農村也不例外——歷史上的上鄉下鄉,其實也是迫不得已。但蘭芳不同,這裏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而早在十年前,通過歷史先知,已經預見到會有這一天的林漢,更是用了十幾年時間這裏進行佈局,進行了大量準備接受大批移民湧入的基礎工作。
在德國進口的機械,中國提供的農藥、青蒿素(熱帶開發,這兩樣東西是關鍵)的幫助下,無數來自新中國的青壯,十幾年如一日,步步爲營,做着重複式的“砍樹”、“修路”、“建房子”、造田式的重複勞動。在這過程中,有數萬人因爲各種原因犧牲在熱帶雨林之中。
在擴張行動中,華人也和內陸的土人發生過沖突。這時林漢這個非人類的存在,就開始發揮作用。靠着前期林漢出馬“跳大神”,蘭芳人很輕易地就收復了當地原始土著防範的心,而中後期時來自華人醫療隊的進入,打着“神術”的旗號給土著治病,同化這裏的土著的難度就直線下降。有了土著的配合,蘭芳在開發內陸的難度就下降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