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在馬來建國之初,蘭芳和日本就先後派出祕使暗訪問泰國,商討“瓜分馬來”的細節話題。
泰國國王無法抵抗開疆拓土的誘惑。
馬來戰爭爆發一星期後,在看到這個“新國家”不堪一擊的脆弱的表現後,泰國國王放下了一切的猶豫,進令出兵進入馬來西亞西北部的吉打省,輕鬆佔領了該省。此外泰國那支實力“弱小”的海軍,也在這個時候出動,奪取了海上的羅浮交怡島(即凌家衛島)。
“在我們和日本一前一後夾攻對馬來西亞時,泰國這個流氓也過來捏開他的嘴,來了個口火暴!”
事後,林漢如此無恥地評價這次“三國分馬”行動。
蘭華共和國對馬來西亞的戰爭,被稱爲是“毆打幼兒”的戰爭。戰爭在兩個星期內就基本結束,餘下的時間照舊是“談判”、“威脅”、“屈服”的“垃圾”時間。在沒人撐腰的情況下,馬來西亞的第一任首相,拉赫曼最終也只能屈辱無比默認了國土被肢解的現實。
而有了馬來這個倒黴的孩子當投命狀,在這事上取得好處的蘭、日、泰三家,也就等於皆交命狀,在許多地方就有了“共同的話題”。
英國人雖然憤怒蘭芳和日本不按劇本行動,但這個時期他們正在爲印度的問題焦頭爛額,無心在這裏橫生枝節,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三家將他們“寄予厚望”的馬來西亞撕成碎塊。至於美國人,他們雖然很想給馬亞人更多的幫助,但太平洋實在太廣了,在看到蘭(中)日兩家在這事上如此激烈的反應,艾爾豪威爾總統見勢不妙立刻縮手,除了對馬來人的不幸和蘭日兩國的行爲表示一下憤怒和譴責外,其他有效的行動就再也沒有了。
1958年十月,當林漢以極難看的姿態,聯合日本人肢解了新生的馬來西亞王國時,蘇聯所以沒有做出太過激烈的反應,是因爲這個時候蘇聯自己也應接不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