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後殖民時代,佔領一國後,如果不想使用粗暴的掠奪式殖民手段,而被殖民地當成本國來經營,往往是得不償失的。
193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佔領吞併,後成立了傀儡政權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今捷克共和國,但不包括當時德裔人佔多數的蘇臺德區)、斯洛伐克國。
當時漢娜領導下的德國,吞併這裏只是爲了暫時增強自己的國力,以便能應付即將到來的西歐戰爭。奧匈帝國解體後,留在捷克的兵工廠是歐洲三大兵工廠之一,對德國來說戰略意義極其重大。
但一年戰爭結束後,隨着德國國際戰略形勢日漸改善,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娜也越來越感到強行把捷克斯洛伐克地區喫到肚裏是得不償失的行爲。
1942年德國赤化後,德國方面就開始考慮放棄對這幾個地區的直接佔領統治給其在政治上“鬆綁”的設想。
餘下的幾年裏,德國一直在這三個地區精心地培養親德的代理,並向當地人發出承諾——德國將會在數年裏內全面撤軍。
此外德國在外交上做的另一件事,就是開始策劃建立“歐盟”,準備用經濟捆綁的方式,將半個西歐綁在自己的戰車。
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1947年太平洋戰爭末期,西歐各國代表聚集柏林開會,商討成立EU聯合的話題。
十月,德國、比利時、盧森堡、北法、意大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八個國家宣佈成立通過《歐洲聯盟條約》。條約簽定後,德國正式宣佈從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區全面撤軍,兩國獲得名義上的完全獨立。數年後,荷蘭和意大利也宣佈加入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