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青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時經過前期多年的調整,德國軍工行業終於完成了整合,結束了混亂低效的生產狀況。
三月開始量產的三號D型,第一個月的產量只有二十輛,第二個月就增加到九十輛,九月份隨着魯爾區新建的尼伯龍根坦克廠開工,產量一下子擴張到二百輛,而到了1939年十月,蘇德聯手對波蘭宣戰,瓜分波蘭時,德國裝甲兵已接收了接近兩千輛的三號坦克。
波蘭戰役結束後,在漫長的冬歇期裏,大部分的四號坦克都加裝了新設計的13毫米防空機槍,同時許多三號坦克根據法國的作戰環境進行改進,將側面裝甲加厚到30毫米,總重由25噸增加到26噸,該型號被升級成E型。
該型坦克還有一個名爲D3型的改良版,是將一挺車身機槍替換成火焰噴射器的噴火坦克,該型坦克是法國戰役發動前向後方坦克訂製,共有九十輛此類型坦克被送到前線,此外坦克維修車間也自行改造了一批,具體總數到底有多少不詳,在強渡馬斯河的戰役和進攻色當要塞的戰役中,該型坦克參加了作戰。
1940年五月,法國戰役爆發時,共有超過一千八百輛三號坦克在西歐肆虐,並造成了著名的三號坦克危機。三號坦克雖然因爲產能原因,無法裝備上更強大的75毫米/55倍坦克炮,只能使用結構相對簡單42倍徑的縮水版坦克炮替代。不過當時這個時期的英法坦克火力都十分貧弱,哪怕縮水版的42倍75炮,也是讓他們膽戰心驚的存在,該型坦克是德國取得西線戰役勝利的重要功臣。
因爲穿越者的開掛,德國的軍工生產能力幾乎是歷史同期的一倍,但由於要防備蘇聯在東線對德國“開玩笑”,所以法國戰役期間,仍然有近千輛三號坦克被安置在東線以防萬一。這個時期,德國在西線最大的問題不是坦克不足,而是進攻速度過快,後勤補給經常跟不上,前線部隊向後叫囂從來都是補給不足,而不是坦克數量不夠,所以集中過多的坦克意義不大。
法國戰役結束後,“空閒”下來的德國人,終於有精力“慢慢”地將坦克炮升級成預定的55倍徑,這就是最終版F型。
不過這時的漢娜的眼睛已盯上了使用88毫米坦克炮的四號坦克,加上英國很快在中蘇德三國聯盟的打擊下屈服。隨着戰爭結束,三號坦克在1941年就停生產裝備陸軍。閒下來的坦克廠的任務主要就是將舊型號的三號坦克,按F型的標準進行改進。
三號坦克在一年戰爭結束後被大量出口中東,主要的用戶是以色列,參加了歷次中東戰爭,並在那裏和T34坦克和KV坦克,甚至是T44坦克(即後世的T54/55)對抗過,取得了很好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