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領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多謝指點,只是不知仙師廣成子的典籍當去何處尋找?”
在得到指點之後,小龍向着東王公虛心求問。因爲小龍做過天師道的治頭大祭酒,因此也對廣成子這個名字不陌生。對於道教來說,“道祖”是個比較廣泛的含義。實際上對於“道祖”有不同的定義。“道教之祖”——即道教的創始人是張魯的爺爺張陵。(如果張角不是因爲黃巾起義名聲臭了的話他其實也可以有個道祖之名);“道家之祖”——即道家學說的創始人是老子,也就是著《道德經》,騎青牛出關的李耳;而“修道之祖”——也就是最早傳授煉丹、練法寶及道法修仙之術的人,則被認爲是廣成子。只不過廣成子所在的時間年代久遠,是黃帝時代天人未分之時,很多東西都已經遺失了。
小龍不是沒有試着找過廣成子的典籍,但是獲得的基本全都是後人託名所作,比如《太平清領道》(即張角的《太平要術》)。就連據說是廣成子修道之所的“崆峒山”,小龍所知道的就有五個,可以分個東南西北中。在知道這件事後小龍忍不住吐槽說這是五嶽崆峒山麼?
“哈哈哈哈哈……”聽了小龍的吐槽後,東王公不禁大笑“崆峒之山事實上並不算是一個山名。所謂‘崆峒’乃是指山腹中空可居人的石室,在上古時代,‘崆峒’是天賜的居所,可御風雨,阻猛獸。足夠大的山洞是隻有強大的部落纔能有的聚居之地。”
“就像是南方九黎部族的‘洞主’和‘酋長’之分?”小龍問。
“不錯,此時西南的九黎部族仍是如此,並沿襲過去的習慣將大型的聚居地稱之爲‘峒’。而當今的大漢則以‘崆峒’爲洞天福地之代稱,我所居住的洞府所在處也叫作‘崆山’。”東王公點頭“廣成子仙師所遺留的典籍並非紙書竹簡,而是石刻、石碟*之類。上面的內容也不是文字——當時倉頡還沒有造好字呢——而是蘊含宇宙玄妙道理的圖像。”
“這東西應該不好獲得吧。”小龍說。
“對於你來說,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東王公說“廣成子仙師威名赫赫,其所留下的玄妙石刻亦是受到妥善保管。這些石刻被保存在豫州的平頂山——這裏也是當年廣成子先師所居的石室所在。自禹王時代以來,此處便由應龍氏世代守護。而當今皇帝的先祖,堯帝之孫劉累(不是姓劉名累,而是以“劉累”爲名,而且有繼承,並不是單指一人)也曾居於此地。”
“平頂山?那麼說頂是平的嘍?”小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