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老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澹臺明軒垂首不語,卻深知后土廟那邊無論是祝雲臺還是曹琅,對於供養神廟的村民都是心懷感恩的,從未輕賤過村民分毫,若非村民不答應巫女下田,興許祝雲臺也會捋起袖子下田幹活。
但這對於中原貴族而言卻是極爲羞恥的事情,儒門也很反對這種行爲,澹臺明軒便也識趣地不再多言。
孫人傑感懷道:“說來慚愧,我等陪伴聖子兩年半,卻始終不曾得他信任,不如祝主持多矣。”
澹臺明軒對此深有同感——何止是不如祝主持?其實連曹主持都比不上……
或者是名份使然,后土廟那邊終究是得了大義名份的,而在幾個書院學子眼中,曹琅根本是在放縱聖子,相比起來便顯得孫宗師對聖子的要求十分嚴格,聖子小孩心性,自然更喜歡親近曹琅。
但澹臺明軒卻看到些不一樣的東西,譬如曹琅傳授聖子的自然之學就比書院的《禮》、《史》、《諸子》等紙上學問生動得多,往往都是在看似聊天玩耍的舉動裏便傳授了學問。
曹琅是指導聖子從身邊觸手可及的事物開始認識世界,而書院的傳統教學卻是則重於如何成爲人上人,偏生聖子已經是天下間最尊貴的人了,壓根不需要學習成爲人上人的學問,更不能學帝王心術或者屠龍之術那些東西,事實上他也不感興趣。
澹臺明軒覺得自己的老師肯定也明白這些的,也曾試圖做出改變,無奈在自然之學上確實不如曹琅,比如聖子問爲什麼蓋住燈籠的籠口后里面的蠟燭便會迅速熄滅,孫宗師的答案便比曹琅的答案遜色許多。
感懷之際,卻聞夏泰遲疑道:“祝少卿既然歸來,那麼,令狐滅天……此時豈不是在後土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