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爲還是最初型號的1號原型機,在飛船外也沒有任何的遮擋和噴塗,通體金屬色,在視頻裏,筆直的站立在基地試飛平臺上。
現在1號原型機並沒有安裝頭錐和襟翼,動力部分也僅僅只有一臺發動機。
林浩坐在他的實驗室裏,很安心的看着這次實驗,不過他已經做好了發生任何事故的準備,反正在他看來前3臺原型機就是用來做極端測試工作的。
其中3號原型機生產出來之後,就是爲了查看在加壓狀態下,飛船解體時能夠承受多少的壓力。
因爲飛船是按1比1的設計比例來製作的,所以一臺發動機導致飛船在起跳期間的推力是不對稱的,而不對稱的推力會導致1號原型機離開地面後會發生水平滑移。
這也是爲什麼林浩做好準備的原因,一旦飛行控制軟件上出了什麼bug,那1號機就得從150米的空中墜落。
因此,林浩對1號原型機實驗的關注度高於在文昌發射的載人飛船,在林浩看來現在使用的載人飛船註定是將來進博物館的設備。
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樣的星艦纔是未來太空探索的主力,而不是NASA正在搞的重型空間發射系統火箭。
從飛船起飛之後,林浩就開始關注1號原型機的飛行姿態,它決定着這次飛行實驗的成敗。
不過讓林浩比較慶幸的是裝滿液氧和甲烷燃料、高度30米的1號原型機升空後,在反應控制系統推進器的控制下,在空中略微旋轉,然後下降到着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