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1/10頁)
東方快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魏徵再次反對,他認爲有些民族可以同化,有些則不能。突厥人面獸心,留在中原,數年之後,人數越來越多,此爲腹心之疾,到時悔之不及,所以就算不全部殺了,也要趕回北方草原。
可惜這一次,他的意見並沒有被接受。
而在另一個世界的歷史上,這些突厥人果然成爲了大唐後患,接二連三地發動叛亂,從貞觀後期開始,沒完沒了的陰謀造反,安史之亂中,更是成爲了安祿山的先頭部隊。
事實證明了魏徵的正確,對這些“世代寇盜”的北戎,所謂的授之以業、教之以禮,全無用處。
魏徵一向務實而不重虛名,這一次的和親,他自然也持反對意見。
然而長孫無忌等其他人則全力支持,這使得李世民也猶豫不決,他看向李恪,道:“不知太子有何意見?”
“父皇,“李恪施禮道,“吐蕃同樣也是新興之國,野心勃勃,初始時未能看清與我大唐的實力差距,現在縮了回去,必然進一步發展,早晚爲大唐之患。與吐蕃和親,並無任何益處,徒然送了一位公主過去,反倒更讓吐蕃狐假虎威,利用與我大唐的姻親,威脅與併吞西域諸國。”
長孫無忌在一旁道:“太子殿下,正因爲吐蕃也是新興之國,如今既然願意與我大唐交好,對我大唐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我大唐自隋末到現在,連年攻伐,百姓苦不堪言,正該修生養息,令百姓休息。然則東北高句麗蓋蘇文斌主奪權,眼看着又要併吞新羅,新羅乃是我大唐屬國,蓋蘇文此舉,令我大唐不得不伐。”
“不過是嫁給吐蕃一個女子,便可令兩國交好,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