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定 (第2/8頁)
嬴天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心裏犯嘀咕的最初一年,劉氏看到這個小侄兒都恨不能繞道走,平時也會隱晦地阻止三個孩子與口齒不清的小侄兒太親近,唯恐他們因此招了煞,哪天有個萬一。
直到謝拾能走能跳,會說會笑了,描繪其夢中的瓊樓玉宇,不像是災星,反倒像是哪路神仙下凡轉世時不曾喝乾淨孟婆湯,劉氏一直緊繃的心絃才緩緩放鬆下來。
待到謝拾隨口一句天氣預報間接拯救了謝松一條小命,劉氏險些要將他供起來,徹底變成了小侄兒在謝家最堅定的支持者。
她覺得二弟妹那句話說的絲毫不錯——他們家拾哥兒將來必然是要有大造化的!
劉氏替謝拾一番大吹法螺,成功將衆人的情緒都鼓動起來,向來疼愛小孫子的老陳氏對大兒媳的話萬分贊同:“老大媳婦說得對。唸書!得儘快送拾哥兒唸書!多耽誤一年都是誤了拾哥兒前程!”
一家之主謝大有不急着表態,目光在不曾說話的幾個人身上轉了一圈,點名兩個兒子:“老大,老二,你們怎麼說?”
大齊開國之初,太·祖皇帝便頒佈聖旨,詔令各地設立社學,延師以教民間子弟,並規定年十五歲以下蒙童皆可入社學。
而今大齊立國已有百年,送孩子上社學啓蒙的觀念深入千家萬戶。雖則窮苦人家的孩子只有農閒時纔有空入學堂,且大多往往只是囫圇吞棗識得兩個字便退學歸家,甚至終日逃課忙於農活,最終依舊是在地裏刨食,少有繼續進學的。只有那家境殷實的人家纔有餘力供孩子一路讀書科舉,入仕爲官。
如果只是送孩子上學念幾年書識幾個字,謝森本就沒必要提議。畢竟他們三兄弟都是上過社學的,第三代小輩自是不例外。謝松去醫館當學徒前就讀過兩年社學。
特意提出來,就不是簡簡單單念幾年書識幾個字,而是要讓侄兒走那科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