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其一 (第3/7頁)
嬴天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於說若是自認有能力也有閒暇,偏要將所有考題統統做了——雖無明文規定禁止,只是能否得中秋闈就得看主考官的想法了。若是被主考官視作不守規矩的狂士,豈不是到貢院裏來白白遭了一回罪?
此等嘗試顯然大可不必!
謝拾看過考題,心中便有了數,他低頭在草稿紙上將準備做的三道四書題與四道《易》經題抄下來。細心謹慎的他沒有忘記先一步熄滅炭火,將火爐塞入座下,以免試卷不小心受損。
而後,他纔開始認真作答。
首先是《論語》題——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杞國與宋國皆爲春秋時的諸侯國,前者相傳開國君主是夏禹後裔東樓公,而後者的開國之君爲商紂王庶兄微子啓,也就是說,兩國分別是夏禹之後與商湯之後。
而文獻,指的是典章與賢才。
此題涉及夏商二代之禮,世人皆知孔子推崇周禮,周之前還有夏與商,何以他推崇的卻是周禮?這一段話說得很明白了:
答案很簡單,文獻不足,二代之禮不可考!就連其後裔杞、宋二國都難有足夠的典章與賢才讓孔子證實夏商二代之禮。即便孔子能說的頭頭是道,卻沒有足夠的文獻證據可考,又如何證明他所言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