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不在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聶南圭說的那件永樂甜白釉梅瓶,在解放前北京上海的古玩圈子裏,不知道流轉了多少手,又經了多少人的眼。
那是三十年代末出現在上海古玩圈子裏的,後來由北京天祥齋跑外股的夥計從上海景和齋手中以一千三百元拿到手的,那上海景和齋也是拿不準,才這個價出。
後來天祥齋夥計把這梅瓶拿到了北平,北平幾位大行家都拿不準,有人說永樂有人說民國,古玩商會竄貨場上,沒人遞價,後來到底是被三位行家合夥兩千元買走,他們看好這個是永樂的,這三位賺了一千塊,賣給了古董玩家中南銀行總經理鄭瑞生。
不過鄭瑞生拿到後,知道北平竄貨場當時沒人給過價,心裏沒底,之後再次賣出,北平上海數家古玩大家層層加價,最後這東西流落到了上海大古董商葉叔重手中。
葉叔重拿到手後,與他齊名的上海四大古玩商一起品鑑過,結果大家看法不一。
當時葉叔重和紐約盧芹齋關係緊密,幫着盧芹齋走貨,他便想將這東西帶到紐約一試鋒芒,誰知道這時候珍珠港事件爆發,美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通往紐約的路中斷,葉叔重無可奈何,只能自留。
一九四六年,內戰即將全面爆發。上海大古董商眼看形勢不妙,紛紛想變現古董遠走香港或者東南亞,這件“撂跤貨”便被再次帶到了北平。
北平幾位行家重新品鑑,時隔十年,再見這永樂甜白大瓶,價格再也非同尋常,衆位行家大都有意下手,趁機撈一個好價錢。
也就是這時候,發生了那花旗銀行搶劫案,那次搶劫案丟失的物品,初挽自然如數家珍,這永樂甜白釉梅瓶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