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肝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今年的第幾起兇案了?”
“記不清了,今年的兇案太多,尤其是多明區。刨除意外、自殺、作死、車禍等案,死於兇殺的少說也有四十多起,其中一大半沒破獲。”
“一大半案子沒破獲,羣衆就沒什麼意見嗎?”
“沒有。”有警員搖頭,“我早就想說了,很怪異的感覺。似乎只要命案是出在多明區的,所有人都像司空見慣了一樣,既不配合也不施壓,任由我們查到斷了線索,再把案子積在那兒,然後成一宗懸案。”
而四十九年下來,懸案是越積越多,每一樁都與籠屋有關。
以前還有幾個鐵血報社敢鞭笞籠屋是“鬼屋”,痛罵資本家草菅人命,一定是做了不爲人知的風水局,必須給活人一個交代。
可在十年中,等鄒家陸續收編了九蛟的報社,就再也沒出過類似的報道。而曾經敢在報紙上大罵資本家的記者走的走,失蹤的失蹤,如今的報紙上滿是歌舞昇平的好,誰還會記得籠屋這一塊爛地的糟。
畢竟籠屋每年都會死一批人,長此以往,不同尋常也會成爲“必然”。
且針對籠屋常有人死的現象,有專家給出過解釋:“衆所周知,會選擇住在慈善屋的人以貧困戶、流浪漢居多,他們本就因爲經濟困難的原因導致身體不好,無法及時進行治療,拖着拖着,小病也成了大病,大病變成了致命,所以慈善屋每年都會死那麼多人……再加上租金低廉,它幾乎成了心理受創的男女的自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