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醬熱乾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事實證明,丹妮猜錯了,人家舊鎮貴族並沒“玩物喪志”,絕大多數情況下——特別是在勞勃統治時期,比武大會就兩個目的:1。爲閒的蛋疼的上層階級提供獲取榮耀的機會;2。爲窮苦老百姓提供娛樂節目,讓他們暫時忘卻現實中的困苦生活。
說白了,比武大會就是西方中世紀版本的大型真人秀選拔賽。
**樂理論在這兒依然有效。
丹妮之所以沒參加過比武大會便明白這個道理,全因爲她本人也學習過比武大會的技巧。
就像禮儀老師教她各城邦、各民族通用禮儀一樣,巴利斯坦也教她長槍比賽的花拳繡腿——真正的戰場上,屁用沒有。
親自參加過多場戰鬥的她,完全有資格說這句話。
爲何這麼說呢?
比武大會中的重頭戲,長槍比武:兩個全副武裝的鐵甲騎士拿着長又脆的硬木互捅,不能捅馬,不能捅脖子、臉面、大腿(會扣分),不能揮擊只能直來直往你戳我,我戳你,大致上只能攻擊胸口板甲最厚的地方。
兩名騎手之間還隔着一道低矮木柵欄,絕不會發生馬蹄被絆,馬頭相撞之類經常會在真正戰場發生的慘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