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軍分兩路南下的消息總算是傳到了汴京城中。
說不清是怎麼傳出去的, 邸報上寥寥數語,但小報就比較五花八門,能講出許多連官家都不清楚的東西。
汴京城的百姓, 文盲的不多,就買一份小報來看。就算是個真文盲, 別人拿着小報指指點點時,他也能湊到一旁問一句:“戰勢如何啦?”
這問題每天在城中被問出八千遍,但汴京城之所以是汴京城, 就在於你隨便找來兩個人, 都能給出你三種觀點。所以別說是市民, 就連小報上的訊息都是五花八門的。
有些追逐邸報腳步, 老成持重的,會說點漂亮話,比如說太原固若金湯,這是一定的,之前數番大捷都是河東聯軍打出來的,大家不能忘了啊!有這樣一支王師駐守邊疆, 咱們有什麼可怕的?至於河北?河北就更不用怕了吧?河北前幾個月剛剛收復, 士氣大盛, 簡直是宜將剩勇追窮寇,高歌猛進入上京的大好時機, 金人恐怕只要一沾河北的土地, 立刻就要被趕出去了!
這樣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後, 作者不忘記再輕輕地站個隊,拍一下官家馬屁:當初爲什麼讓金人兵臨城下,咱們就不提了啊,爲尊者諱, 大家要注意——但是現在戰勢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這都是官家知人善任的功勞呀!
這樣一份邸報能贏得大多數人的讚頌,不錯,大宋的官家可能對不起很多人,比如西軍,比如河北的軍民,比如花石綱和西城所一路上的血淚,可官家絕不會對不起汴京市民——從太祖皇帝開始,每一位官家都很好,這個尤其好!
有白衣老書生牽着馬,馬後馱着行囊,帶着兩個書童,默不作聲地從一家茶館門前走過,有意氣風發的少年就指着他,擠眉弄眼。
“你們可見到那些膽小之輩,聽說金人南下,立刻就要出城逃難嗎?”少年聲音很高亢,“咱們汴京是鐵鑄的城牆,萬年不陷!”
“你這狹促鬼,何必取笑老人家呢?”有人就不贊同,但立刻旁人又接了話: